石頭科普:世界上最大的石頭
澳大利亞這個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不僅有很多特有的珍稀動植物,在自然環境里也有自己的特色。澳大利亞艾爾斯巖石(Ayers Rock,又名烏盧魯或烏魯魯)是世界上最大的整體巖石,高348米,長3公里,基圍周長約9.4公里,東高寬而西低狹。烏魯魯巖石氣勢雄峻,猶如一座超越時空的自然紀念碑,突兀于茫茫荒原之上,在耀眼的陽光下散發出迷人的光輝。
烏魯魯巖石所在地——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在1987年首次被列入世界遺產,1994年,它又被列為文化遺產。生活在當地的土著居民是阿南古人,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族群之一。
烏魯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內最著名的景點就是烏魯魯(艾爾斯巖)。人們所能看見的只是烏魯魯露出地表的部分,而這只是它整個體積的一小部分,它更大的一部分隱藏在地表之下,大概有6公里深。烏魯魯這塊紅色巨石已經在紅土中心的沙漠地帶屹立了上億年,歷經了上億年前的風風雨雨。
據觀察發現,在不同的季節與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烏魯魯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甚至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里,烏魯魯也隨時跟著光線而變化。
那么,這塊巨石是怎么形成的呢?現在科學家并沒有統一的觀點,主要有兩種說法:地質運動說和隕石說。
1、地質運動說
大約是在4.5億年前,由于地殼運動,烏魯魯巨石所在的阿瑪迪斯盆地向上推擠形成大片巖石,由于地塊的隆起、交疊,使巨巖處于了垂直狀態。
然后是大約在3億年前,又是地殼運動,將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經過億萬年的風化作用,周圍的砂巖都風化瓦解了,只有這塊巨石憑著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風剝雨蝕,且整體沒有裂縫和斷隙,成為地貌學上所說的“蝕余石”。
2、隕石說
也有科學家認為,烏魯魯巖石是由于幾億年前,離地球運行軌道較近的一顆小行星因偏離了自己的軌道,墜入大氣層而最終隕落到此。巖石的三分之二沉入了地下,三分之一露出地面,經過抬升,風化等地質變遷形成了今天的艾爾斯巖石。
酒店石材工程專家、精工石材第一品牌——龍美達石材集團,專業生產加工各種天然石材、進口大理石,承接酒店工程、政府項目、休閑會所、豪宅別墅等工程項目的石材供應。演繹天然石材尊貴價值,引領行業品牌健康發展。龍美達石材集團的石材品種眾多,均為進口的高端品種,詳情點擊“石材品種”。歡迎前來實地考察,洽談項目。全國統一咨詢電話4000-888-428,總部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番禺大道北番山創業中心2號樓1區8A層。工廠地址請點擊“龍美達工廠”。